马尔代夫,官方名称为马尔代夫共和国,又称马尔代夫群岛,是一个位于印度洋的岛屿国家,由二十六个珊瑚环礁组成,南北朝向,距离斯里兰卡西南部约 700 公里(430 英里),距离印度西南部约 400 公里(250 英里)。
马尔代夫群岛是全球地理上最分散的国家,也是人口数量和土地面积最小的亚洲国家。 此外,它还是地球上海拔最低的国家。 该国超过 80% 的陆地都是珊瑚礁,这些小岛高于海平面不到 1 米。 岛上的暗礁由珊瑚残骸和活珊瑚组成。 这些暗礁形成礁湖,堪称抵挡海水的天然屏障。
马尔代夫生态系统
马尔代夫海域是多种生态系统的美好家园,不过其中最有名的还是各种五彩斑斓的珊瑚礁,这片海域里有 1100 种鱼类、5 种海龟、21 种鲸鱼和海豚、187 种珊瑚、400 种软体动物以及 83 种棘皮动物。 还有不计其数的甲壳动物。
马尔代夫文化与传统
马尔代夫的民族特性是岛上居民的文化混合体,并在宗教和语言的影响下得以巩固。 岛上最早的居民可能来自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 从语言和民族角度来说,这些人可能曾属于印度次大陆居民。 因此,以民族来划分,马尔代夫岛民被称为迪维希人。
由于毗邻斯里兰卡和印度南部,马尔代夫的文化也深受这两个地方的影响。 马尔代夫的官方及通用语言为迪维希语 - 一种印欧语言,与古代僧伽罗语“Elu”有部分相似之处。
经过长时期的佛教洗礼后,穆斯林商人将逊尼派伊斯兰教传入了马尔代夫。 到了十二世纪中期,马尔代夫人改信伊斯兰教。 自公元十二世纪起,由于人们改信伊斯兰教以及马尔代夫作为印度洋活动中心的地位,该国的语言和文化也受到了阿拉伯半岛的影响。 而远东和中东之间历史悠久的贸易往来正是其中的促成因素。
艺术和工艺品
马尔代夫的艺术是其熔炉文化的最佳体现。 当地的乐器博都伯鲁(大鼓)就像非洲鼓的翻版。 由能工巧匠建造的多尼船(马尔代夫的特色帆船)则与阿拉伯三角帆船颇为相似。 古老清真寺木梁上的精美雕刻代表了马尔代夫从东南亚建筑风格中吸取的精粹。 此外还有神秘未知的文化特色: 选用当地材料编制而成的垫子上那独特的几何图形设计,还有妇女们传统服装上的刺绣领口及装饰,表明曾有其他不为人知的文化渗入马尔代夫社会。
在古老的墓地里,有一些精雕细琢的墓碑,它和古清真寺 (Hukuru Miskiiy) 的精细石刻一起见证着马尔代夫历史上石刻艺术家的精湛技艺。 马尔代夫人多是技艺娴熟的巧匠,他们制作的大多数工艺品都在当地有售。 许多技艺都是代代相传下来,直至今日仍是其养家糊口的技能。
马尔代夫的美食
马尔代夫的传统美食主要基于以下三大食材及其衍生品: 椰子肉磨碎榨成椰奶,或提炼椰子油为油炸菜肴增添美味。 椰奶是许多马尔代夫咖喱类菜式和其他菜肴中的必备调料。 马尔代夫人最喜欢吃煎炸或新鲜的金枪鱼。 干加工的金枪鱼主要用于制作各种小吃,如 Gulha、Kavaabu、Bajiya(马尔代夫版的印度咖喱角)和 Fatafolhi。 大米等含淀粉原料则煮食或磨成面粉,此外还有块茎类蔬菜,如芋头 (Ala)、红薯 (Kattala) 或木薯 (Dandialuvi),以及各类水果,如面包果 (Bambukeyo) 或露兜树 (Kashikeyo)。 块茎类蔬菜和面包果通常煮食。 露兜树的果实大多切成薄片后生吃。